莳芳吾妻:
甚是想念。
步行团的行程已然过半,不知你现在身在何处?希望你一切都好,只是不要忘记想念我。
这次旅程的每一天都太难忘了,每天都能经历从未经历过的事情,见到从未曾见过的人,可以说是大开了眼界。
步行团共有十一名老师,许多别系的老师大多仅为点头之交,这次旅行,大家彼此增进了不少的了解。
北大化学系主任曾昭抡教授为人与他人殊异,十分富有个性,是大家眼中的“怪人”
。
他平日习惯穿长衫,但因为天气时常连绵阴郁,地上往往泥泞不堪,曾昭抡教授的半截泥巴大褂在人群中分外惹眼,他却丝毫不在乎。
路上每每遇到其他老师和同学跟他打招呼,他也面部表情、熟视无睹地擦肩而过,初识他的人会觉得他不近人情,时间长了大家就都见怪不怪了,知道他只是时常一个人陷入沉思,默默地思考着什么,所以才会心不在焉,并不是存心不理人。
下雨的时候大家都会撑开油布伞行军,曾教授却依旧手里提着雨伞冒雨走,直到有人提醒他,他才把伞打开。
每日到达目的地后,大家往往累得筋疲力尽,倒头就睡,曾先生一定要坚持在油灯下把当天的日记写完才肯就寝。
因为不习惯走长路,大家的脚都磨出了血泡,有些疼痛严重的同学会申请坐卡车,但曾先生从来没有一次要求上卡车,不仅如此,大家往往习惯抄小路,走捷径,可曾先生永远沿着公路走,哪怕多走很多路也不计较,实在是让人钦佩的一位先生。
要按我说,全团最幸运的要属地学系的学生了,因为他们有袁复礼这位地学专家随行指导,每一处的地形地貌都是生动的教学案例,我们在桃源县游览桃花源的时候,袁教授就给地学系的同学讲解山体的地形地貌,这是其他专业的学生无论如何也羡慕不来的。
袁教授四十有五了,每天跟我们一样步行三十多公里,吃咸菜睡稻草,他的精力却好像比年轻人还要充沛。
地学系的学生说他每天能画出一条路线地质图,步行团路过辰溪时,袁复礼教授带领地学系的同学们参观了那里的煤矿,他回来时心情沉重地跟我们讲了那里十一二岁打着赤膊的童工在灯光昏暗的坑道里运送大筐的煤块,工钱还会被克扣。
途径贵州的酒店塘时,那附近有一个汞侗乡还参观了一个汞矿,了解矿工们如何用土法炼出朱砂。
在贵州镇远袁复礼教授组织地质系同矿,他特意带同学们去参观。
步行团到了镇远多修整了一天,袁教授利用闲暇时间,组织地学系的同学把各自在途中采集到的矿石收集起来,集中办了一个展览,我闲来无事也去凑热闹看了,实在是大开眼界。
袁复礼教授有一台产自国外的高级相机,他除了用来拍沿途的矿脉和标本,最多的就是用来拍人,他的镜头里出现过写生的闻一多先生,采集民歌的学生刘兆吉,每到一地,他还会给闻一多、李继侗、黄子坚等十一名教师辅导团拍合影,每次当大家要给他也拍一张的时候,他常常笑着摆摆手说不用了。
然而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闻一多先生,之前虽然我一直与闻先生都在清华任教,但并无很深的私交,这次旅行我们时常同船同路、同食同寝,深刻地感受到闻先生的人格魅力,此乃真名士也。
旅途条件恶劣,闻先生却丝毫不以为苦,闻先生如果途中有名胜古迹必去参观,每每兴致高昂之时都会脱口而出美妙的诗句,《诗经》、《楚辞》里的诗歌信手拈来,兴之所至还会纵情高歌,记得路过贵州火牛硐的时候,大家在洞中就听到有人唱歌,唱的是美国民歌《胡安妮塔》和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娅》,他的声音浑厚动人,声声入耳。
闻先生还随身带着写生簿,每次看到动人风景,都会停下记录下来,我知道你定会责怪我为什么也不拾起画笔,只是旅途中时常要忍饥挨饿、长途跋涉,为夫实无闲情雅致去作画了,我也知道这是借口,你就姑且原谅我吧!
我们团里有一个学生叫刘兆吉的,出发那天在船上他就闻先生说了自己想采集民歌的事情,闻先生大大鼓励了他,他说有价值的诗歌,不一定在书本上,好多是在人民的口里,要到民间去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唐青重生在2004年,既没有资金,又错过互联网最初大发展的他获得了一个可以借钱的银行系统。他是非洲所有国家的座上宾。他是中东所有国家不敢招惹的存在。他是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债主。他是整个世界金融秩序新的制...
...
...
通知开了个预收在你眉梢点花灯,1v1轻松文,应该是古言,不大确定,感兴趣的可以去我专栏收一下,65开文,谢谢啦柳朝明记得,初遇苏晋,是景元二十三年的暮春。那个时节总是多雨。他在朱雀桥边落轿,她...
叮主线任务将主人调教成猫奴。西卡懒洋洋地听着脑海中第九十九次系统的提示音,理都不理。我都变成猫了,还要我怎么样,难道学小猫咪一样,喵喵喵萌不萌打死我都正想着,突然觉得后颈皮一阵酥...
迷迷糊糊穿越到了八零年,成了一本书里的恶毒女配,还多了个小萌娃。郁闷的是,这恶毒女配把男主给设计了,让男主娶了她也就算了,她的娃儿,竟不是男主的然后,男主金蝉脱壳成功,却让女配成了被村里人嘲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