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王安忆的同龄人,我有与她相同的自豪。
在文革全国武斗期间,在下乡劳动的艰苦日子中,我们精神上的追求不但没有停止,反而非常强烈。
我记得,当时为了借阅一本托尔斯泰的小说,可以走三四十里的山路。
为了反复阅读一些经典著作,我把《西方名著提要》和《分析的时代》几乎整本抄写下来。
尽管如此,我仍然相信,在文革中,在整个改革开放以前,和现在相比,全民族或者年轻的一代人中,文学欣赏水平和文化教养,现在比过去要高得多。
说到底,促使王安忆发出感慨的强烈对比是;以前在几乎没有条件,甚至危险的情况下,还有极少数人顽强地追求,而现在条件大大改善了,文学名著几乎应有尽有,伸手可及,但许许多多的人却无所追求。
但我认为,从总体上说,并不是今不如昔,条件的巨大差别无论如何不可回避和忽视。
如果说,现在许多人沉溺享乐是人性和环境的自然产物,那么有不少人能欣赏文学名著也是自然的。
如果承认,从某种角度看,在社会转型期确实有精神文化水平低落的问题,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主张,为了拯救某些人的审美情趣,我们需要放慢经济建设的速度,减缓实现现代化的努力呢?我认为绝对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中国的社会转型和现代化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是一个从前现代形态转化为现代形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根本特点,是人与人的关系从身份制变为契约制,人们有更多的自由,为自己的前途进行设计和选择。
前现代化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特征是,人们受天生的、不由自己选择的东西束缚。
比如你是农民,就天生比城里人矮一截。
你没有户口,不能享受劳动保护和医疗卫生福利。
现在的情况好多了,在我年轻的时候,城市生活必需的粮食、副食品、布料等等,都是凭票供应,根本没有农民的份。
农民想进城,没有生产队开证明就寸步难行:旅馆不让住,即使你有亲戚朋友可以投靠,一查户口就说你非法,马上滚蛋。
在这个方面,一个生产队的队长就可以像一个小皇帝,控制了你的行动自由。
在那个时代,人们还根据家庭出身分为三、六、九等,所谓家庭出身不好的人在入团、入党、就业、参军、升学各个方面受到歧视,自己的努力不算数,也就是说,你学习再好,工作表现再好,也没有什么用处。
如果你的班主任或上司有人情味、通情达理,你还有一点希望,如果你碰到“坚持原则”
的人,那么你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
所以说,你的前途是由你的身份决定的,而不是由你的才能和努力决定的。
在那样的岁月,我时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为什么没有一个好爸爸?”
现在,身份对人的束缚正在开始解脱,你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吃饭,只要钱,不要粮票。
如果你得罪了上级,你可以调离或跳槽,就像古人说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不至于一辈子呆在一个地方挨整、受气。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身份制时代,可以产生灿烂的文化。
比如古希腊是奴隶制,但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样的伟人。
在中国的清代,产生了《红楼梦》这样的不朽著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养了自己十几年的父母,居然不是亲生的,而这一天,亲生父亲带着亿万家产来接自己...
十六岁的花季少女,却在生日当天撞见父母双双外遇。前后几人死于非命,警方追踪多日却一无所获。到底谁才是隐藏在暗中操控一切的神秘人?当真相揭开后,一切让人毛骨悚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冬天里的萤火虫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主角是柳依儿王博刘思涵的小说名字叫我的绝品老师。故事讲述了柳依儿是一位高三老师。她的闺蜜王妍为了让弟弟王博认真复习,请求柳依儿收留他。虽然柳依儿有未婚夫正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但她还是同意了王妍的请求。在与柳依儿同居的这段时间里,王博发现她平日里端庄典雅的形象只是装给学生看的。实际上,她的内心深处埋藏着一颗不甘寂寞的心。尽管柳依儿努力保持外表的清纯,但王博却能感知到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程玉酌版程玉酌只想安稳度日,命运却给她开了个玩笑。那一夜,她莫名被指去为六皇子adquo启蒙ardquo,年仅十五岁的六皇子让她明白,何为地狱。她撑着散架的身子没入宫廷之中,不论他如何明里暗里寻找,不敢出...
...